拆筆一定有風險,拆筆清洗有好有壞,拆筆前應詳閱使用說明書!
如果是英文的 ratio,那應該翻譯成比率或是比值,不過我猜那時候的德國筆,約莫是 1960 年代吧?應該是用德文來命名,所以查了一下 ratio 在德文的意思,翻譯的結果是理由、原因或是動機,我自己偏好翻成動機。
廢話還沒完,Lamy Ratio 一系列也出過不少型號的筆,具我所知就有 44、46、47、49、56、57,ratio 有一部分還帶有後綴字,像是 f、cf、n、p。它的定位是學生筆,也就是定價比較親民的筆,所以生產出很多不同組合,這些組合真的多到列不完阿!
先來看看上圖右邊三枝 Lamy Ratio,你能看出外觀上有哪些差異?網路上其實也沒有 Ratio 的專文,大部分都是片段的討論或是個人的認知,Ratio 比較細部的差異,我自己稍微整理如下:
這枝筆的筆蓋以經被前任主人弄壞,我拿到的時候筆蓋螺絲是鬆脫的,但是卻旋不下來,因為原本固定的螺帽已經鬆脫,導致筆蓋螺絲與螺帽一起空轉!
總之,還是取下筆蓋螺絲,取下筆夾,不過最後裝回去的時候,已經沒辦法鎖到完全密合。
如先前的說明,這枝筆的型號刻在筆桿上,筆尖粗細刻在握位下緣,我們可以對照剛剛貼的圖,看看 MK 尖大概是多粗。
如果不算筆桿與活塞旋鈕,活塞機構還有三個零件,就是活塞頭(含活塞拉桿,圖中灰色及螺紋桿)、螺紋套管(driver)以及間隔管(spacer)。
這些零件組成整個活塞的運作,也就是活塞上墨機制,跟 Lamy 2000 簡直一模一樣,或是應該說 Lamy 2000 跟 Lamy Ratio 如出一轍?怎麼說,因為我不曉得哪一枝才是哥哥,哪一枝才是弟弟。Lamy 2000 推出的時間是 1966 年,其實兩枝筆的年份是很接近的,但由於 Lamy 2000 是熱銷的筆,也自然就成為長壽的筆,也成為比較知名的筆,直到目前仍然在生產,現今 Lamy 2000 的外觀與內部機構仍然跟 1966 年推出的時候大致上一致,但有歷經幾度小改款就是了。
試寫的紙給扔了,所以沒有照片,不過就一枝低價筆而言,確實沒什麼可以挑剔的,握起來沒有 Lamy 2000 那麼粗、那麼好握而已,當然筆尖不能與 K金尖相比,其它的部分,如供墨、平衡感、筆尖的表現,就是中規中矩,也算是平淡無奇。
===
既然 Lamy Ratio 57 與 Lamy 2000 有非常相似之處,那我就來比較看看它們之間的差異。
長度與大小是 Lamy Ratio 57 小了一點,由於材質也不同,所以由外觀來看,看不出這兩枝筆骨子裡的相似度,就讓我們拆開來看看。
乍看是不是一模一樣?只是筆尖材質與氣孔不太一樣罷了,還有那個金屬扣環,一個是圓形,另一個則是 C 型。
仔細比對,根本一樣阿!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吧!我找的 Lamy 2000 是舊款西德版的,所以筆舌有顏色,其筆尖是 18k 750 的,新款的 Lamy 2000 筆舌是黑色的,是不是有差異?後面提供一篇文章給各位參考。也就是說,拿來拍照這兩枝筆,筆舌與筆尖是可以互換的。
橡皮環有些微差異,舊 2000 的比較高一點,但是內、外徑是一樣的,我認為是可以互換的。
這是筆桿連接握位的螺紋特寫,它們的內、外徑與螺距是一樣的,但是牙數差了0.5~1 牙左右,且筆桿的粗細差蠻多的,雖然我交換鎖上,是可以密合的,但是就外觀而言,是屬於不能交換使用。
在握位前端也都開了氣孔,也都在握位下緣刻上筆尖的粗細。
另外,我沒拍出來的是活塞機構,因為我不太想勞動那枝老 2000 了,老骨頭再拆就散了!具我所知,老 2000 裡面的活塞機構跟 Ratio 57 是一樣的,是可以互換的。簡單地說,老 2000 很多內部零件是可以跟 Ratio 57 互換與共用的。
這裡有一篇專文,針對新舊款 Lamy 2000 的差異分析,請參考 這裡,非常詳細的比較,值得一看再看。
廢話還沒完,Lamy Ratio 一系列也出過不少型號的筆,具我所知就有 44、46、47、49、56、57,ratio 有一部分還帶有後綴字,像是 f、cf、n、p。它的定位是學生筆,也就是定價比較親民的筆,所以生產出很多不同組合,這些組合真的多到列不完阿!
網路截圖 |
- 筆尖有三類,K金尖(14c 585)、鍍金鋼尖以及鋼尖;
- 握位包覆筆尖的部分,分成凹與凸兩種(上圖全部都屬於凹型);
- 筆蓋有塑膠與金屬兩種;
- 蓋筆蓋的方式有分成扣蓋與旋蓋兩種,如果是扣蓋的,握位與筆桿之間則多了金屬環的設計;
- 觀墨窗透光處的形狀,有的是長條型的,有的則是圓形的;
- 筆蓋頂的螺絲有的有 L 字樣,有的則沒有;
- 各型號的刻字位置不同,有的刻在筆桿上,有的刻在筆尾活塞旋鈕上;
- 筆尖粗細刻字的位置也不同,有的刻在握位下緣,有的跟型號刻在一起;
- 各種型號可能有多種顏色。
網路截圖 |
也就是說,再搭上筆尖的變化,好,你可以怒吼了!雖然我不能確定這些是不是已經是當年所有的筆尖粗細,不過這已經是我所知 Lamy 全部筆尖型式了,上面有很多樣式,現今已經沒有生產了。
全家福 |
終於把廢話說完,拆這枝筆的感覺與拆 Lamy 2000 很像,除了筆蓋的機構不一樣,其它是大同小異,如果你沒拆過 Lamy 2000 也沒關係,下面就告訴你怎麼拆 ... 可是要找一枝 Lamy Ratio 57 好像更難吧!
需要旋開的部份:
- 握位(section),旋開之後兩個重要的零件,一個是筆蓋扣環,是金屬製,用來讓筆蓋扣緊的,另一個是橡皮環,製造氣密與控墨用的,這兩個容易遺失,請小心。
- 活塞旋鈕(knob),就是筆尾旋轉上墨的那節,先把它鬆開,此時內部活塞頭會往握位方向移動,也就是要吸墨前的最初步驟,繼續轉直到活塞頭頂到底,然後 ... 繼續轉,沒錯!會需要比剛剛更大力一點,直到聽到「喀」的一聲,然後就可以旋開。這裡必須特別提醒,由於那時候的 Lamy 活塞機構都是壓克力的,根據我的經驗,在旋開活塞旋鈕的時候,通常都會造成活塞拉桿(就是活塞頭後面長長的那截)末端螺紋崩牙,崩掉的部分很末端也很小,應該是活塞機構在吸墨時不會用到的部分,但是就不太爽!
- 筆蓋螺絲,沒有施力點,需要用橡皮布或膠帶輔助,旋開螺絲後可取出筆夾與內蓋。建議,沒事不要拆這裡,因為這裡有膠合的部分,容易搞壞。
需要一點暴力的部份:就是上面提到的活塞機構。
筆舌只要從筆尖處往握位倒推一點,就可以取出。徒手不好取下筆尖,用膠帶輔助會好很多。
筆舌只要從筆尖處往握位倒推一點,就可以取出。徒手不好取下筆尖,用膠帶輔助會好很多。
筆尖自轉 |
筆尖有掉金 |
筆蓋 |
LAMY |
LAMY ratio 57 |
MK |
活塞頭及活塞機構 |
這些零件組成整個活塞的運作,也就是活塞上墨機制,跟 Lamy 2000 簡直一模一樣,或是應該說 Lamy 2000 跟 Lamy Ratio 如出一轍?怎麼說,因為我不曉得哪一枝才是哥哥,哪一枝才是弟弟。Lamy 2000 推出的時間是 1966 年,其實兩枝筆的年份是很接近的,但由於 Lamy 2000 是熱銷的筆,也自然就成為長壽的筆,也成為比較知名的筆,直到目前仍然在生產,現今 Lamy 2000 的外觀與內部機構仍然跟 1966 年推出的時候大致上一致,但有歷經幾度小改款就是了。
試寫的紙給扔了,所以沒有照片,不過就一枝低價筆而言,確實沒什麼可以挑剔的,握起來沒有 Lamy 2000 那麼粗、那麼好握而已,當然筆尖不能與 K金尖相比,其它的部分,如供墨、平衡感、筆尖的表現,就是中規中矩,也算是平淡無奇。
謝謝收看 |
===
既然 Lamy Ratio 57 與 Lamy 2000 有非常相似之處,那我就來比較看看它們之間的差異。
闔蓋 |
筆尾套蓋 |
取出筆舌↑ 2000 VS 57 ↓ |
↑ 2000 VS 57 ↓ |
↑ 2000 VS 57 ↓ |
← 2000 VS 57 → |
← 2000 VS 57 → |
← 2000 VS 57 → |
另外,我沒拍出來的是活塞機構,因為我不太想勞動那枝老 2000 了,老骨頭再拆就散了!具我所知,老 2000 裡面的活塞機構跟 Ratio 57 是一樣的,是可以互換的。簡單地說,老 2000 很多內部零件是可以跟 Ratio 57 互換與共用的。
這裡有一篇專文,針對新舊款 Lamy 2000 的差異分析,請參考 這裡,非常詳細的比較,值得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