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萬寶龍 舊款 Classic 鋼筆 拆解 清洗 Montblanc Classic fountain pen disassembly restore

拆筆一定有風險,拆筆清洗有好有壞,拆筆前應詳閱使用說明書!


這很像 MB 220/221/320,是阿!這也很像 MB Generation,也沒錯!其實我也搞不清楚,幹嘛萬寶龍要做這麼多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筆?

我自己覺得,型號也不用分的那麼清楚,尤其是剛剛說的那幾款筆,要搞清楚細節實在太累了。不過如果你要避免買到拼裝的筆,還是稍微具備一點知識比較好 ... 但如果不是拿來收藏的筆,倒是不用太計較,因為這些零件大部分是通用的,寫起來順暢,看起來舒服就好。

有些討論是說,這款筆的發展是由:
1959 年後 Meisterstück 22/24,同時期還有 12/14/32/34/72/74;
1968 年後 Classic Meisterstück 221,同時期還有 121/220/320;
1974 年後 Classic Meisterstück,就是現在這枝舊款 Classic;
接下來就是新款;
2000 年後就是 Generation。

下面是一些網路截圖:

之所以有新舊款之分,應該只是為了區分年代,而非原來型號的命名,舊款 Classic 比較接近 221;新款 Classic 比較接近 Generation。

這四種型號,比較大的差異在筆夾螺絲(平/弧)、筆夾弧度(菱角/圓滑)、筆蓋飾環(菱角/圓滑)、筆尾飾環(細/粗)、筆尾(有花/無花)。

頭昏眼花,這又不是文物考證的部落格!

全家福

需要旋開的部份:
  1. 筆夾螺絲(clip screw),或叫作頂蓋,徒手還算好旋開。旋開後可取下筆夾、筆蓋內蓋彈簧、筆蓋內蓋,如最上排四種零件。
  2. 握位(section),旋開後可取出筆尖與筆舌、半透明橡膠 O 型環、透明連接器(coupler)、觀墨窗。
此筆為卡水/吸墨器的上墨方式,所以省了一些拆活塞的步驟,很輕鬆就可以拆光光。筆尖與觀墨窗可以再細部分解,不過看起來很乾淨,所以這部分也省了。

需要一點暴力的部份:無。

筆蓋自轉
MONTBLANC W-GERMANY
要分辨是什麼型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筆蓋飾環的型號刻字,這枝沒有刻型號,只有 W-GERMANY 沒有型號,可以猜出大概是東西德合併之前的產物,而且我對於西德的產物沒什麼抵抗力!因為它不僅是品質的象徵,也是時間標記的象徵。


筆尖自轉
(六芒星)
MONT
BLANC

筆舌細部
筆舌跟我知道的 221/310/320/420 不太一樣,至少上圖右,側邊那個凹槽是有差異的,有的有凹槽,有的沒有;另外,上圖左,也是有的有凹槽,有的則是平整的,至於這枝是有凹槽的,凹槽內還打印了一個「3」,我還有看過「2」與「4」。


筆舌與塑膠O型環

筆夾螺絲特寫
筆夾螺絲的設計上沒有變化,不過眼尖一點的應該有發現,上圖右,白色塑膠有打印「8」,之前的版本是沒有的。

筆夾特寫


觀墨窗特寫
這個觀墨窗還是三個零件組成的,為 C 型環、透明塑膠、O 型環(墊片)。

筆尾小花


內蓋彈簧


內蓋


筆蓋螺絲 + 筆夾 + 筆蓋內蓋
筆蓋內蓋的設計有改變過,原先是筆蓋螺絲、筆夾、彈簧、墊片、筆蓋內蓋。這枝筆沒有彈簧與墊片了,取而代之的是內蓋彈簧,像個柱狀的防護片,具有彈性,應該是設計來頂住握位用的,可以製造一種彈力回饋的感覺。要特別提出說明的是,這個東西安裝在筆蓋內的深淺要小心,裝的太深入,沒有頂到握位,沒有發揮用處;裝的太淺,頂住握位太多,變成筆蓋很難蓋上,而且還會有刮傷握位的風險,我就刮傷過握位!

筆蓋特寫

指揮艇組合(糟!透露年紀了)


筆尖特寫
並未標示 14k/ct 或 585 等字眼,僅有商標與廠牌,應該是鍍金尖,不過即便是平價筆,鍍金尖的打印也還算是注重!


試寫
筆尖圓潤滑順,完全不刮紙,也就是阻力很小。出水量適中,控制的很好。筆身的重量輕,平衡也做的不錯,對我而言,拿起來算是舒適的,不過我比較喜好阻力大一點的、尖銳能出鋒的、重一點的筆 :) 這種輕盈滑順的感覺,不適合我。

有人說,真的 221 在筆蓋飾環上一定有刻型號、是活塞上墨的,而且握位前端是W型的。對萬寶龍而言,怎麼命名就只是一個商業行為而已,或是因為更換產線而改的名稱,它們骨子裡其實沒有差很多,頂多就是有些小地方差異,這些小差異對於寫起字來,也沒有多大的不同,所以它是 Classic 或 221 很重要嗎?


謝謝收看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凌美 動機 57 鋼筆 拆解 清洗 Lamy Ratio 57 fountain pen disassembly restore

拆筆一定有風險,拆筆清洗有好有壞,拆筆前應詳閱使用說明書!

如果是英文的 ratio,那應該翻譯成比率或是比值,不過我猜那時候的德國筆,約莫是 1960 年代吧?應該是用德文來命名,所以查了一下 ratio 在德文的意思,翻譯的結果是理由、原因或是動機,我自己偏好翻成動機。

廢話還沒完,Lamy Ratio 一系列也出過不少型號的筆,具我所知就有 44、46、47、49、56、57,ratio 有一部分還帶有後綴字,像是 f、cf、n、p。它的定位是學生筆,也就是定價比較親民的筆,所以生產出很多不同組合,這些組合真的多到列不完阿!


網路截圖
先來看看上圖右邊三枝 Lamy Ratio,你能看出外觀上有哪些差異?網路上其實也沒有 Ratio 的專文,大部分都是片段的討論或是個人的認知,Ratio 比較細部的差異,我自己稍微整理如下:

  1. 筆尖有三類,K金尖(14c 585)、鍍金鋼尖以及鋼尖;
  2. 握位包覆筆尖的部分,分成凹與凸兩種(上圖全部都屬於凹型);
  3. 筆蓋有塑膠與金屬兩種;
  4. 蓋筆蓋的方式有分成扣蓋與旋蓋兩種,如果是扣蓋的,握位與筆桿之間則多了金屬環的設計;
  5. 觀墨窗透光處的形狀,有的是長條型的,有的則是圓形的;
  6. 筆蓋頂的螺絲有的有 L 字樣,有的則沒有;
  7. 各型號的刻字位置不同,有的刻在筆桿上,有的刻在筆尾活塞旋鈕上;
  8. 筆尖粗細刻字的位置也不同,有的刻在握位下緣,有的跟型號刻在一起;
  9. 各種型號可能有多種顏色。
以上,是不是已經快瘋了?不!請再等一下,還沒說完,下圖是舊款 Lamy 的各種筆尖:

網路截圖
也就是說,再搭上筆尖的變化,好,你可以怒吼了!雖然我不能確定這些是不是已經是當年所有的筆尖粗細,不過這已經是我所知 Lamy 全部筆尖型式了,上面有很多樣式,現今已經沒有生產了。

全家福
終於把廢話說完,拆這枝筆的感覺與拆 Lamy 2000 很像,除了筆蓋的機構不一樣,其它是大同小異,如果你沒拆過 Lamy 2000 也沒關係,下面就告訴你怎麼拆 ... 可是要找一枝 Lamy Ratio 57 好像更難吧!

需要旋開的部份:
  1. 握位(section),旋開之後兩個重要的零件,一個是筆蓋扣環,是金屬製,用來讓筆蓋扣緊的,另一個是橡皮環,製造氣密與控墨用的,這兩個容易遺失,請小心。
  2. 活塞旋鈕(knob),就是筆尾旋轉上墨的那節,先把它鬆開,此時內部活塞頭會往握位方向移動,也就是要吸墨前的最初步驟,繼續轉直到活塞頭頂到底,然後 ... 繼續轉,沒錯!會需要比剛剛更大力一點,直到聽到「喀」的一聲,然後就可以旋開。這裡必須特別提醒,由於那時候的 Lamy 活塞機構都是壓克力的,根據我的經驗,在旋開活塞旋鈕的時候,通常都會造成活塞拉桿(就是活塞頭後面長長的那截)末端螺紋崩牙,崩掉的部分很末端也很小,應該是活塞機構在吸墨時不會用到的部分,但是就不太爽!
  3. 筆蓋螺絲,沒有施力點,需要用橡皮布或膠帶輔助,旋開螺絲後可取出筆夾與內蓋。建議,沒事不要拆這裡,因為這裡有膠合的部分,容易搞壞。
需要一點暴力的部份:就是上面提到的活塞機構。

筆舌只要從筆尖處往握位倒推一點,就可以取出。徒手不好取下筆尖,用膠帶輔助會好很多。



筆尖自轉
筆尖有掉金
筆蓋
這枝筆的筆蓋以經被前任主人弄壞,我拿到的時候筆蓋螺絲是鬆脫的,但是卻旋不下來,因為原本固定的螺帽已經鬆脫,導致筆蓋螺絲與螺帽一起空轉!


LAMY
總之,還是取下筆蓋螺絲,取下筆夾,不過最後裝回去的時候,已經沒辦法鎖到完全密合。


LAMY ratio
57
MK
如先前的說明,這枝筆的型號刻在筆桿上,筆尖粗細刻在握位下緣,我們可以對照剛剛貼的圖,看看 MK 尖大概是多粗。


活塞頭及活塞機構
如果不算筆桿與活塞旋鈕,活塞機構還有三個零件,就是活塞頭(含活塞拉桿,圖中灰色及螺紋桿)、螺紋套管(driver)以及間隔管(spacer)。

這些零件組成整個活塞的運作,也就是活塞上墨機制,跟 Lamy 2000 簡直一模一樣,或是應該說 Lamy 2000 跟 Lamy Ratio 如出一轍?怎麼說,因為我不曉得哪一枝才是哥哥,哪一枝才是弟弟。Lamy 2000 推出的時間是 1966 年,其實兩枝筆的年份是很接近的,但由於 Lamy 2000 是熱銷的筆,也自然就成為長壽的筆,也成為比較知名的筆,直到目前仍然在生產,現今 Lamy 2000 的外觀與內部機構仍然跟 1966 年推出的時候大致上一致,但有歷經幾度小改款就是了。

試寫的紙給扔了,所以沒有照片,不過就一枝低價筆而言,確實沒什麼可以挑剔的,握起來沒有 Lamy 2000 那麼粗、那麼好握而已,當然筆尖不能與 K金尖相比,其它的部分,如供墨、平衡感、筆尖的表現,就是中規中矩,也算是平淡無奇。


謝謝收看

===

既然 Lamy Ratio 57 與 Lamy 2000 有非常相似之處,那我就來比較看看它們之間的差異。


闔蓋
筆尾套蓋
長度與大小是 Lamy Ratio 57 小了一點,由於材質也不同,所以由外觀來看,看不出這兩枝筆骨子裡的相似度,就讓我們拆開來看看。


取出筆舌↑ 2000 VS 57 ↓
↑ 2000 VS 57 ↓
乍看是不是一模一樣?只是筆尖材質與氣孔不太一樣罷了,還有那個金屬扣環,一個是圓形,另一個則是 C 型。


↑ 2000 VS 57 ↓
仔細比對,根本一樣阿!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吧!我找的 Lamy 2000 是舊款西德版的,所以筆舌有顏色,其筆尖是 18k 750 的,新款的 Lamy 2000 筆舌是黑色的,是不是有差異?後面提供一篇文章給各位參考。也就是說,拿來拍照這兩枝筆,筆舌與筆尖是可以互換的。


← 2000 VS 57 →
橡皮環有些微差異,舊 2000 的比較高一點,但是內、外徑是一樣的,我認為是可以互換的。

← 2000 VS 57 →
這是筆桿連接握位的螺紋特寫,它們的內、外徑與螺距是一樣的,但是牙數差了0.5~1 牙左右,且筆桿的粗細差蠻多的,雖然我交換鎖上,是可以密合的,但是就外觀而言,是屬於不能交換使用。


← 2000 VS 57 →
在握位前端也都開了氣孔,也都在握位下緣刻上筆尖的粗細。

另外,我沒拍出來的是活塞機構,因為我不太想勞動那枝老 2000 了,老骨頭再拆就散了!具我所知,老 2000 裡面的活塞機構跟 Ratio 57 是一樣的,是可以互換的。簡單地說,老 2000 很多內部零件是可以跟 Ratio 57 互換與共用的。

這裡有一篇專文,針對新舊款 Lamy 2000 的差異分析,請參考 這裡,非常詳細的比較,值得一看再看。

2015年11月8日 星期日

聖羅蘭 未知型號 鋼筆 拆解 清洗 YSL unknown model fountain pen disassembly restore

拆筆一定有風險,拆筆清洗有好有壞,拆筆前應詳閱使用說明書!

德國路邊買來的,大約 15 歐元吧,覺得有趣就買了。哪有趣?雪茄型、很粗大、很重、整枝銀色金屬,像我這種金屬控,無法拒絕它!


全家福
需要旋開的部份:
  筆夾螺絲(clip screw),從筆蓋內蓋看的到一顆一字螺絲,所以只要找對一字螺絲起子,很容易就可以旋開。旋開後可取下頂蓋、金屬環與筆夾。
    需要一點暴力的部份:
      筆尖要稍微用力抽出,筆舌我抽不出來。還有筆桿與握位旋開處,它做成兩段並黏在一起,是在拆解時鬆脫的。

    渾厚的造型
    整枝銀色金屬外觀帶有大量的使用痕跡,筆的兩端是半圓形造型,筆身直條紋,筆蓋多了橫條紋。整枝筆的重量是非常重,因為有些劃痕比較深,露出的部分仍然是銀色,所以我自己猜測是白銅製成的,兩端半圓形、筆夾與筆蓋飾環具高亮度拋光,猜是不鏽鋼拋光製成的。


    YVES SAINT LAURENT
    我無法判斷這枝筆的真假,因為 YSL 的鋼筆本來就不多,網路上的資訊也不多,也因為入手價很低,所以即便是假的,倒也沒什麼關係。不過這枝筆的細節處理的還不錯,看不到的地方也算仔細,例如筆蓋內、筆桿內、螺紋密合度與紋路的處理。


    筆尖自轉
    筆尖是鍍金筆尖,還略有退鍍,筆尖上刻有 YSL 的圖騰,筆尖與筆舌是這枝筆最廉價的地方,很普通的筆尖加上很普通的筆舌,有粗糙的感覺。


    握位金屬飾環
    我買的時候,握位金屬飾環已經遺失,所以想要補上一個金屬飾環!於是上網找了一枝外觀與我買的這枝一樣的筆來參考,但是網路上的筆並非銀色外觀,它的金屬飾環是金色的

    我猜想這枝銀色筆,它遺失的金屬飾環應該是銀色的,所以請人用鋁材車了一個,由於要車成上圖上方那個樣式有點麻煩,所以就簡單弄了一個環出來,就是上圖下方的樣子,我也不強求,堪用就好。


    螺紋特寫

    筆蓋紋路
    筆夾背面(內側)印有 Made in Italy,不過 ... 我拆下擦拭的時候,字居然被擦掉了 ⊙o⊙

    筆蓋自轉

    VS Parker 45 Flighter
    Parker 45 Flighter 雖然不是大筆,但也還算正常大小的筆就是了,相比之下,小了一大截!不鏽鋼的 Parker 45 Flighter 其光澤與質感與這枝 YSL 的也截然不同。

    試寫
    說實話,比普通再普通一點,而且重手兼滑手,沒套蓋中心仍偏向筆尾許多,更不用說套蓋了!寫久了就像在練啞鈴,所以,這枝筆就放在健身房吧~

    謝謝收看